台灣鄉土運動 Taiwanization
台灣鄉土運動大約肇始於1970年代,適逢台灣退出聯合國、國際斷交與石油危機等在經濟、外交上的挫敗,使得當時的知識份子關注的面向轉而面對台灣自身的處境,關懷鄉土與本土認同,反省過去過度西化的狀態,在文學、藝術上都有一定層面的影響。在台灣藝術的表現上,洪通(1920-1987)和朱銘(1938-)在1976年的個展在當時因為地點、舉辦時間都相近,作品的呈現也符合當時鄉土運動的思想,遂而引起了極大的討論,也被視為鄉土美術運動的濫觴。
台灣鄉土運動大約肇始於1970年代,適逢台灣退出聯合國、國際斷交與石油危機等在經濟、外交上的挫敗,使得當時的知識份子關注的面向轉而面對台灣自身的處境,關懷鄉土與本土認同,反省過去過度西化的狀態,在文學、藝術上都有一定層面的影響。在台灣藝術的表現上,洪通(1920-1987)和朱銘(1938-)在1976年的個展在當時因為地點、舉辦時間都相近,作品的呈現也符合當時鄉土運動的思想,遂而引起了極大的討論,也被視為鄉土美術運動的濫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