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業時代之後,大量生產的各種複製圖像充斥於生活之中,藝術家在無意之間忽然開始注意到廟宇的壁繪浮雕。它們的主題大多會是人物、花鳥、植物、山石。等吉祥圖像,其中花鳥主題更是令藝術家感到著迷。簡翊晉常不知不覺地花了許多時間在思索其中的內容,發現它們看起來就像是一種以「花園」為主題的圖像風格。隨著時間的更迭,這些圖像早已從過去金碧輝煌的樣貌,逐漸褪去、破敗。他一邊描繪這些圖像,一邊也思索著那些缺漏的部分應該要如何補完。透過描繪、製版、印刷等等的過程,這些圖像再度被複製,而缺失的部分則被重新創造,形成曖昧又有趣的樣貌。
這件作品的原始圖案來自於台南東嶽殿的四季壁堵之一,位在三川殿的石鼓兩旁,右邊(虎邊)是綬帶鳥與芙蓉花的石刻,「綬」與「壽」同音,象徵長壽,芙蓉代表榮華,也在秋季盛開,因此代表秋天。藝術家用典雅而柔和的線條,給予傳統的廟宇裝飾新的生命。
創作年份:2023
創作媒材:凹版、版畫紙
作品尺寸:30 X 30 cm
裱框狀況:已裱框
簽名狀況:正面,翊晉2023
※ 14、15版為金色底紙,20版為灑金底紙。
版畫職男
view more…簡翊晉(1991-),目前就讀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,主要的創作媒材除了版畫之外,也正進行包含影像創作在內等多樣表現手法的嘗試。 對藝術家而言,實做遠比思考更為重要。他透過直覺式的圖像挑選,以連續而近似修行的工作狀態,持續不斷地在創作上有所產出。隨著時間的積累,他也逐漸能夠回顧這些題材之間所存在的共通性。例如〈魚類圖鑑〉、〈礦石目錄〉、〈花園風景〉等等,這些系列作品大多有令人驚嘆的細節與畫面安排的巧思,並且能透過單色的素描式手法表現出來。 簡翊晉的版畫創作以風景、靜物等題材為主,主題包括了魚類圖鑑、山石、雕塑與復古風景等等。他擅長描繪細節,作品裡具有豐富的材質紋理與線條層次,同時也讓人聯想到早期歐洲的盛行的古典版畫表現。近期的作品醉心於描繪臺灣傳統廟宇的壁畫與浮雕,這些圖案與西方的繪畫大相逕庭,呈現出一種來自文人畫與工筆畫的透視感和空間感,令他十分著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