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藏家分享】收藏作品,就像是愛情
有時收藏作品,就像談一場戀愛,有時對畫作一見鍾情,對一些藝術品則是愈看愈喜歡。「藏家分享」系列再次邀請《子迂的蠹酸齋》齋主與我們聊聊他的收藏經驗,如果你也好奇,藝術品買回家會不會後悔?後悔了怎麼辦?不妨一起來看看齋主的真心話吧!
張祐齡《強力的遮掩》,是我在 platform A 購入收藏的作品。
前陣子,當 platform A 邀約合作時,我便在心中默默決定,要以「收藏」作題,敘述個人對於收藏的種種想法和經驗,更會說明選購張祐齡《強力的遮掩》的原因。
在台灣社會,收藏藝術作品的風氣並不盛行。主因還是社會較為年輕,且對於藝術文化較疏遠之故。近年的社會氛圍有所扭轉,有著越來越多的年輕面孔開始出現在博覽會及畫廊活動中。
但興許是圈子資訊較為封閉,願意分享經驗的人不多,並且公開發言時也多所顧忌。本次機會難得,我感覺能更坦率些。
收藏就像是愛情,是個從不斷後悔的過程中,尋找自我的道路。
我人生第一次收藏的緣分,來自某個機緣下認識的創作者友人。當時他尚未出道,也並未有今日的名氣。該時購入畫作,除了喜歡和欣賞之外,更多的是替這份情誼留下紀念。
我仍記得第一次收藏作品的興奮,對於那幾晚在畫作前默默盯著許久的經驗也記憶猶新。自開始收藏之後,陸陸續續也因為喜愛不同創作者的作品而選擇購入。
我最早認為「喜愛」應是挑選作品最重要的關鍵。過去有個收藏圈的前輩曾告訴我,切忌追逐流行或單純因有利可圖而購買作品。若一件作品無法得到一手藏家的喜愛,要再得到別人的喜愛就很困難。換言之若無法激起觀者強烈的正面情感,便很難將這份情感轉化為藝術收藏的動力。
但就像多數愛情中,伴侶會質疑的經典問題「你是不是變了?」。
人確實會變,哪怕今時對該件作品一見傾心,面對可能的七年之癢,也很難說能完全不改心意,只因我們的品味和喜好會隨著閱歷和經驗有所調整和改變。
不同於愛情的對象也會隨之成長,多數藝術作品是恆久不變的,因此能永遠珍愛某件作品的緣分非常稀有,甚至可說幾乎不存在。某些作品多年後依舊耐人尋味,某些作品相敬如賓,自然也會有由愛生恨的作品存在。而這些感情雖然會生變,但那份曾經的愛卻轉變以其他感情存在,更是個人永不磨滅的歷史。
收藏是人生軌跡的紀錄
然收藏也不完全等同於愛情。就像先前所述,我們很多時候對一個人不愛了,除了自己改變的原因以外,也有可能是對象變得令人生厭。但正因為收藏的作品是亙古不變的永恆,因此那更像是人生中某個時刻的紀錄,映照著過往某時某地的感動和驚喜,彷彿某個時刻的自己有如靜止般,替這段緣份留下見證。
「後悔」在收藏經驗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。後悔好像是對過去自我的否定,也看似是屬於自我的黑歷史。但若我們將收藏視作一道軌跡,則此些後悔有如代表著人生各階段的心境和情感。
不論對於這些作品如今的情感是喜愛又或者是厭惡,那些強烈的情緒和感性是再真切不過的存在證明。更進一步的說,藝術品的精神之於藏家的意義,更像是情緒上曾經的起伏,那些起心動念才是更為真實的存在。
自理解這層道理後,看待作品的方式開闊不少。我開始懂得欣賞那些「不討喜」的作品,也開始理解不同作品也許從根本價值上就不同。
有的作品帶來的情感並非喜愛,可能是恐懼或詭異,可能是雜亂或煩躁,可能是理性與平靜,也可能是厭惡和抗拒,還可以是絲毫不會引起情緒起伏的白開水作品。然而這些作品第一眼可能並不受觀者所愛,但同樣能讓觀者對其營造的氛圍和氣質有所共感,甚至激起強烈心緒波動。
與《強力的遮掩》相遇
張祐齡《強力的遮掩》就具備這種特質。比起 platform A 其他陳列的作品來說,《強力的遮掩》並不給人第一眼的好印象,其較為陰沉的氛圍、腥紅的荊棘,和畫面中央綠松色的堅石,張祐齡成功形塑出詭譎不安的情緒。
因強烈的對比,觀者的焦點難脫中央堅石,環繞在側的荊棘,在強力注視下有如進行著不規律地擺動或蠕動,像是有生命般不斷生長。
老實說,《強力的遮掩》的第一印象很糟,因為它帶來的是痛苦、焦躁和不安等負面情緒。我當下並不喜愛這幅作品,遑論購買收藏。直到放下焦慮和煩躁後重新省視作品時,我才意會到其描繪的主題並非是不安和躁動。
張祐齡運用整幅畫作絕大篇幅的「不安」,只為映照出「沉毅的堅石」。敘述核心看似為衝突與矛盾,但實則卻是以「靜謐」為其作品的隱藏主旨。荊棘不是束縛,不是困鎖,不是制約,而是對綠松色堅石的試煉和考驗,是彼此妥協下的共生,更是我(ego)與外物相互影響和制衡的寫照。
《強力的遮掩》於我,像極了那種經過相處和聊天後,彼此互生情愫的那種愛情。我無可得知未來的我是否對這幅作品能有相同的感受,但能確信的是這份曾經的情感不會消逝。不論將來如何演變,這次的收藏都將是個人藝術收藏軌跡的一頁歷史。
倘若後悔,也不是真正後悔
倘若後悔,也不是真正後悔。而是對過去自我的檢視和省思,帶著一份對未來的期許和展望,繼續向前邁步。「後悔收藏的作品」並不令現在的我反感,反而觀賞起來的感受有其獨特且深刻的意涵存在。這些過往的收藏經驗,不管多年後看來是喜劇、悲劇還是鬧劇,其實都不過是我們一路走來的養分罷了。
藝術收藏,是感官經驗積累後,對品味的具現化表現。我們不可能一步登天,也不可能從最開始就明確認知自己到底喜愛甚麼。多數都需要透過摸索和嘗試,無可避免的需要大量經驗作為養分。
我將《強力的遮掩》懸掛在書房的玄關處,深信它將時刻提醒著我,在萬千紛擾內也要將自己努力維持成那塊綠松色堅石,與外部的荊棘相互競爭,並在這殘酷的世界裡協調和共生,並靜待那「靜謐」的到來。